手機拍照,如果你還在使用常規的視角去拍,難免會有審美疲勞,想要朋友圈有新意,不妨嘗試更換拍攝角度。
下面我們給大家整理了幾個攝影大師最愛的拍攝角度,模仿一下,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。
1、平視拍攝角度
平拍,是最常用也最安全的一種拍攝角度,手機鏡頭與拍攝對象處于同一水平位置。
平拍角度照片,視覺平穩
由于平拍角度比較常見,照片容易顯得平淡枯燥,因此在構圖時,最好運用一些對比的手法來增加畫面的看點:
制造對比:大小對比(例如建筑的遠近)、虛實對比(前景與背景)、色彩對比等等。通過制造對比,讓平拍角度的照片具有空間感和層次感。
建筑之間的遠近對比更有層次感
借用框架來拍攝,增加層次感
2、仰視拍攝角度
仰視的拍攝角度,是指手機鏡頭比被攝物體位置要更低。
由于「近大遠小」的透視原理,這種角度非常適合展現物體的高大和氣勢,常用于拍攝建筑和植物。
仰拍建筑,廣角下建筑更有氣勢
仰拍建筑+超廣角
有時候為了達到某種夸張的效果,人像攝影也會采用低角度仰拍,拍攝時搭配豎構圖,會更有延伸感。
仰拍人像
3、低角度拍攝
低角度拍攝比仰拍更具有「代入感」。它能充分的展現前后空間立體感,讓觀看者覺得自己身處在地面世界,是人們在平常生活中不易觀察到的視角。
低角度拍攝捷運,地面成為照片前景
采取低角度拍攝,要注意對照片前景的打造,可以利用地面紋理、地面落葉、水灘等作為前景。既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感也顯得更加生動有趣。
水灘作為前景,低角度拍攝
低角度拍攝,將照片倒置,更有趣味
4、全景拍攝
拍攝一些風光片的時候,會需要更廣的取景范圍,所以大家可以使用全景拍攝,但是為了保證照片的視覺重點,建議大家還是盡量保持背景的簡潔。
全景風光
另外,還需要保證畫面有內容。
比如說下面這張照片,如果只是單純的拍風光,難免有點空洞,但是有了船只的加入,就有了一個視覺落腳點,照片更加具有動態感和意境。
5、近景拍攝
近景的拍攝多用于記錄被攝主體重要的部分,主體占據畫面大部分位置。在人像攝影中,這個距離可以很好的展現人物的神態,拉近與觀看者的心理距離。
6、特寫
特寫,用于展現事物的特征,主體的某個部分幾乎占據整個畫面。對于局部的表達其實就是一種「強調」,讓觀看者的視線強制聚焦在畫面的物體當中。
微距鏡頭下,草的特寫
拍攝花卉、人物、靜物都可以采用特寫來展現,效果充滿視覺張力,同時也能突出被攝主體局部的細節,讓照片產生「陌生感」。
根據拍攝對象,選擇不同的拍攝角度,希望大家能夠將這些小技巧牢記,下次拍照時就會事半功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