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避免人臉太黑:需要補光的情況
逆光拍攝往往會造成臉部曝光不足,大部分時候我們需要對人物的面部做出光線補充。
一張典型的逆光人像肖像照,臉部擺在畫面中央,光線從腦袋的左后方照射,這里的逆光勾勒出了人物的臉頰和輪廓,同時將發絲照得金燦燦,再加上前后暴力眩光的加持,整張圖顯得不會太單調,而且逆光+眩光的出現,對于人物氣質的表達有很重要的意義。
這樣的照片是需要給面部補光的,很多人說補光一定要帶閃光燈,或者反光板,有以上設備當然最好,但愛好者拍個妹子多數不會帶著七七八八的玩意出門,此時靈活運用現場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這張照片的拍攝環境在天津工業大學內,教學樓墻體是白色的,反光很強烈,尤其是在天氣通透的下午,樓面的反光能讓人睜不開眼睛,此時利用太陽+反光墻體,既能勾勒妹子側面輪廓,又能保證臉部有足夠的亮度。
另一個利用特殊情況補光的例子,大家猜猜這里的補光設備是啥?
設備很簡陋,是妹子的大衣+妹子的小弟,沒有反光板和閃光燈的情況下,物盡其用是不二選擇。
同樣沒有帶燈和板,這張圖用到了我背后的磚墻。
這里使用逆光而不是順光的原因很簡單,只有逆光才能出現妹子肩上如圖的明暗過渡,同時不至于讓妹子在陽光下睜不開眼睛。
如果你恰巧有反光板而又愿意帶出門,那麼請一個助手幫忙打光是最好的辦法,當然,反光板也不是萬能的,如果現場光線太弱,或者角度不對,一樣出不來好效果。
即便使用了反光板,你依然要注意現場光線對于妹子臉部的影響。
有些時候妹子的臉并不是完全朝向鏡頭,這時候反光板就顯得更加重要,板子反射的光能夠保證最基本的細節。
室內自然光逆光的例子,陽光從窗外射入,屋子里沒有其他光源,很顯然這也是一個逆光的環境,我們需要借助墻體+反光板解決問題。
如果距離墻體太遠,妹子臉部的光線可能會出現明暗差距過大的情況。
光線完全來自背后的玻璃,窗外由于霧霾,陽光的作用很弱,此時的逆光情況也需要使用反光板對面部補光。
以傍晚的天空為背景拍人物,也是逆光的一種。如果天色太暗無法使用反光板,那麼閃光燈(人造光)將是唯一的可行方法,用燈是一門大學問,限于篇幅也無法展開太多,這里給出一個使用小型燈的補光例子。
閃光燈在不同的位置,搭配不同的配件,將有完全不同的效果,此外還有指數,色溫等等,大家初期可以慢慢從一個裸燈開始嘗試。
一個非常特殊的例子,月光的逆光下,使用光繪的余光做到補光,補光設備是手機攝像頭燈,這里除了補光操作比較困難,拍攝時的參數設置也不同以往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下探討.
2.拍攝時控制曝光:不需要補光的情況
第一部分我們舉了幾個需要補光的例子,在第二部分,我們來看幾個不需要借助補光設備和環境的特殊情況。
有些時候我們的逆光照片即便不補光,臉部(暗部)的細節也可以完好保留,這些情況對拍攝時的參數設置有很高的要求。
簡而言之,如果你用的是數碼相機,那麼千萬不能過曝,也就是說原圖不能過亮,以防進入ps時無法還原細節。
一個沒有人工補光的例子,圖片中陽光接近地平線,此時雖然光線強度不如下午,由于角度問題,逆光更加猛烈,但如此暴力的逆光下,人臉細節依然清晰可見。
地平線的陽光是逆光拍攝的絕佳時段,此時的光線強度低,環境光能夠起的作用更大(相對來說),這時候的逆光甚至不需要對人臉補光,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。
遺憾的是,地平線直射陽光的逆光對天氣有很高的要求,我國的北方或者是沙漠氣候的地區,空氣通透度極好,出現的機率更大一些。
沙漠中的地平線逆光,此圖沒有任何的補光設備,全靠拍攝時的曝光控制+后期處理的細節提取,做到人臉和太陽同時能夠看見。
依然是地平線逆光,逆得非常暴力,在這樣的光線下,相機對焦是很困難的,不過有一個方法可以輕松搞定:實時取景。
Special:不需要補光的情況2:保留氛圍感
逆光時還有另一種情況不需要補光,那就是圖片的氛圍和內容,本身就不需要那麼亮,各位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下面這些圖加入了人工補光的手段,將會讓畫面本身的氛圍感消失殆盡,也就是攝影中常見的畫蛇添足。
在這些時候,忘記那些補光的方法,讓環境光(可能是陽光也可能是燈光,甚至是星光)自己發揮作用,比我們強行加光線要穩妥得多。
3.利用逆光的光暈制造特殊效果
由于鏡頭的光學性能問題,在拍攝強烈逆光的人像圖時,有時候能注意到光線在畫面中形成形狀各異的眩光(光帶),我們可以利用這類眩光來營造特殊的效果。
畫面的左下方出現了眩光,可以增加下午陽光的溫暖感,當然這樣的效果見仁見智。
圖中左邊的眩光主要起到輔助構圖的作用,當然沒有眩光也可以,只是相對來說畫面會枯燥一些。
這張圖犧牲了畫面細節來營造氛圍,左邊和右邊的眩光把人物框在中間,配合妹子飄在空中的頭髮,增加了照片的動感和現場感。
眩光正好把妹子的臉框在了中央,當然這只是一個范例,沒有非常大的實際意義。
當年逆光剛剛興起的時候在lofter上流行的一張圖,穿過樹梢的逆光在畫面上留下了一個帶幾何形態的光斑。